有些時候我會覺得,電影中最難創作的音樂是那種很容易被忘記得那種,重複看我喜歡的配樂電影,常常就不自覺的又沈浸於劇情中而疑忘了音樂。我覺得那是最好的配樂,"配樂"跟音樂的確有些相關但卻不完全一樣...。這就是為什麼用寫音樂的心情來寫配樂總是會少一點甚麼。
飛車追逐場景...音樂理所當然要呈現緊繃感,所以16分音符成為必要選擇的節奏密度。音階以Phrygian連接到Lydian再回到Phrygian。我喜歡特別花心思在轉換調式的時候事先預告後面的會發生的事,不論是音符或還是和弦或者是配器,這往往能讓整首piece像是一首,而不是兩首硬湊在一起的感覺。另外一提就是配樂中常用的”Ostinato重複樂句“創作手法,這段音樂就用了非常多這種重複的技巧,然後移調而已...